福州“3·15”新聞發(fā)布會回應市民關注問題
校外體育培訓怎么選 零添加食品靠譜嗎
——福州“3·15”新聞發(fā)布會回應市民關注問題
13日,福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新聞發(fā)布會。接下來三年,福州有哪些實實在在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動作?“零添加”“純天然”是真相還是“套路”?校外體育培訓怎么選擇?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發(fā)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一一解答。
“零添加”不是無添加劑
“純天然”不等于無毒無害
現在一些食品包裝上寫著“零添加”“純天然”等字樣,讓不少消費者難辨真假。發(fā)布會上,市消委會秘書長吳波介紹,這是個別企業(yè)利用消費者缺乏食品添加劑相關知識開展的刻意宣傳。相關企業(yè)通過“零添加”“純天然”概念,獲取市場及額外盈利。
“‘零添加’不等于無添加劑、‘純天然’不等于無毒無害?!眳遣ㄕf,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工環(huán)節(jié)可以不使用添加劑,但加入的各種輔料一般都含有添加劑,“零添加”往往只是片面之詞?!凹兲烊弧币矝]有公認的科學定義,只是一種大眾說法,沒有嚴謹的標準。
目前,食品添加劑的獲批和使用受到政府部門嚴格監(jiān)管,允許在食品工業(yè)中投入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經過了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和測試,對這些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殘留量也有非常詳細的規(guī)定,相關的法規(guī)也在不斷完善。
吳波提醒,不要盲目、片面追捧所謂的“零添加”或者是“純天然”食品,還要綜合考慮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購買食品要注意查看營養(yǎng)標簽,結合自己的健康需要來合理選擇食品。
參加校外體育培訓
要“三看”
讓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已成為不少家庭的共識,各路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使用抖音、微信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招生。一邊是培訓需求迅速升溫,一邊是參差不齊的校外體育培訓機構渲染“體測焦慮”,消費者該如何甄別?
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楊建國建議,為避免給家長朋友造成經濟損失、學生造成傷害,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珠子、捂緊錢袋子”,謹慎選擇正規(guī)的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
選擇校外體育培訓機構要注意“三看”。一看資質。機構是否持有合規(guī)的辦學許可證(審批意見書)、營業(yè)執(zhí)照等,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查詢。二看師資。留意機構是否公示公開培訓教師相應教師資格證或者相關資質能力證明。三看收費。警惕培訓機構以“折扣”、優(yōu)惠預存等方式誘導超前繳費,牢記不要以任何形式一次性支付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的費用,且一次性支付不超過5000元。
針對預付費風險,政府部門也不斷為群眾筑牢防護網。市體育局會同市教育局等部門制定了《福州市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管理制度》,不定期公布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引導家長選擇合規(guī)機構就學。同時,加強校外培訓收費規(guī)范、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明確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入校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要求和標準,進一步提高了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入校課后服務質量,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拓寬服務渠道,滿足學生運動需要。
培育逾5000家
“放心消費承諾單位”
從今年起到2027年,福州在全市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在福州”三年行動,在食品藥品、日用消費品、電子商務等消費領域實施十二大放心消費提升行動。
“放心消費在福州”三年行動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影響?
福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何春陽介紹,行動期間,福州將深入開展放心消費承諾活動,綜合運用標準引領、信用激勵、金融賦能等方式,培育發(fā)展“放心消費承諾單位”5000家以上,推動放心消費遍地開花。
針對群眾關切的預付款問題,福州多部門將引導建立先行賠付“資金池”,探索引入金融保險等第三方機構進行資金管理和綜合承保。持續(xù)推廣線下無理由退貨和先行賠付承諾,力爭實現全市設立消費維權站點500家以上、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2000家以上、ODR(在線消費糾紛解決)企業(yè)800家以上,實現30%以上的消費糾紛在源頭化解。
聚焦消費者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和熱點問題,福州還將大力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虛假宣傳、計量作弊、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著力解決消費堵點問題。